本報記者 潘俊強 沈童睿 翟欽奇
2025年08月01日08:49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連日來,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防汛搶險救災一線充分發揮作用,在風雨中守護萬家安寧。
7月31日傍晚,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災區的燈火漸次亮起。望著點點光亮,琉璃廟供電所所長、共產黨員馬寶輝疲憊的臉上露出欣慰,“燈亮了,就放心了。”
5天前的26日晚,懷柔區暴雨如注,琉璃廟鎮斷電,剛回到家的馬寶輝接到防汛一級應急響應指令,便火速趕往懷北供電所集結。“我最熟悉情況,我當向導。”馬寶輝抓起一部衛星電話,領著由60余名搶修隊員、30多輛應急發電車和大量物資組成的隊伍,冒雨前行。在距琉璃廟鎮政府僅剩4公裡的地方,道路完全中斷。“跟我上!”馬寶輝帶著兩名隊員徒步向“孤島”沖鋒。
到達琉璃廟鎮政府后,馬寶輝一行人立刻檢查電路,“將線路備好,應急發電車來了就能直接接上。”鎮政府內,爭分奪秒搶修﹔鎮政府外,應急發電車全力前行。
“水退、人進、電通,這是我們應急救援的責任。”馬寶輝說,“還有村子沒亮燈,我們要早日搶通所有線路。”
7月29日,在河北省灤平縣鄧廠滿族鄉高窩鋪村村口,一道約3米長的路面缺口擋住了救援力量和物資。缺口一側是湍急的河水,另一側,村黨支部書記王秀英正帶著幾名村民,在一片曾被洪水淹沒的玉米地上奮力夯土。“要緊急辟出這塊地,加固成臨時通道,讓物資進來。”王秀英說。正是這條黨員群眾合力搶出的“生命線”,讓后續滿載物資的救援車得以駛入。
大水退了,村民陸續回到家中,許多鄉親扛起鐵鍬鋤頭,和黨員干部一起清淤修路、重建家園。村民黃海清在門口碰見了鄉黨建辦干部、95后黨員李旭,說起家裡的急事:河北省專科志願填報開始了,女兒要報志願,村裡網絡還沒恢復。黨員李旭二話不說,帶著黃海清的女兒趕赴縣城辦理,“交給我們,放心吧!”
此前,鄉黨委、鄉政府提前布置,干部包聯了村民小組,就地住下。“路斷了,電話也斷了,黨員干部用‘鐵腳板’送信息、送物品。”鄉黨委書記王博文說。
7月25日晚,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中專路街道臨時安置點內,幾十名被轉移群眾開始吃晚飯。“阿姨別擔心,這裡食宿都免費。”黨員志願者郭嵩嘉為居民陸秀蘭辦理入住。安置點內,生活用品、藥品一應俱全。“看到黨員干部,心裡就踏實了。”陸秀蘭說。此次強降雨期間,賽罕區設置14個安置點,累計轉移安置群眾199人,發放生活物資2000余件。
(楊凡參與採寫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01日 04 版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